愛音樂的人很多,但這些人更注重整體環境氣氛營造,他們走入 DJ 這一行,憑藉著苦練和與同行的切磋,進行一場一場的演出。
你心目中對漫畫家的想像是什麼呢?輕鬆一筆筆的勾畫,鮮活的角色就躍然紙上?漫畫一冊冊的推出,看似毫不費吹灰之力?還是只需動動筆,豐厚的薪水便能輕鬆入袋?
他們的工作是「專職趴趴走」,他們帶著「正能量」在山間、海邊奔走;或者在MIT台灣誌裡打頭陣帶領觀眾熱血地的進行土地觀察。
2009年《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》、2011年《命運化妝師》,兩部電影談論「死亡」這敏感議題,但卻讓我們對殯葬業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像─
對不懂寫程式的我們而言,他們努力研究的是有跡可循的「亂碼」;然而,他們認真工作的背影卻為他們帶來「理工宅」,又或是 Geek(電腦怪胎)的稱號。
「社會安全法應該像一面網,網住每個向下墜落的人。」有位資深社工師如此說道。以最簡練的語句,鮮明地刻劃出如今在台灣這塊土地上,仍有許多掙扎著求存的人們...
目前任職於金革音樂的朱育佑博士,在三十年之久的提琴生涯中,曾獲得許多輝煌殊榮與肯定,而在他口中,那些對於小提琴的既定印象,似乎並非真有這麼一回事。
「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,就是當你知道,正是因為有口譯員的存在,才可以讓更多領域走向世界、走向人群。你會感受到,自己是正在改變世界的一份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