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市三發教育基金會

三發教育基金會

「作」夢/Abner

2023/09/27
一個靜謐的夜晚,當窗外靜的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,伴隨著佼佼月光,我獨自一人,在書桌前,靜靜的書寫。一整天繁雜的思緒,在紙上奔騰,如一匹匹敏捷的白馬。
白天被同學誤會,煩悶的思緒伴隨著酸楚的淚水,隨著墨水,盡都宣洩到紙上,心情頓時舒坦許多;努力許久的數學仍舊不見起色,段考仍舊不高於三十分,暴躁的情緒激進瘋狂,我像文字訴苦,請它當我努力許久的見證人;暗戀的對象對我的示好感到厭煩,絕望如枷鎖將我牢牢困住,我寄託於文章,因世人不懂,只有文章懂,不會抗拒我任何幾近歇斯底里的表達,「猶如一只離開大海的魚,奄奄一息。沒有了大海溫暖的懷抱,一切,都沒有了價值。」

升上高中,偶然在一次的馬拉拉文章寫作中,我將馬拉拉被槍擊喻為盛開的一朵鮮艷的紅玫瑰,細膩的比喻贏得班上同學還有老師的讚賞,從此,我對於我的文筆更加得有自信。然而,讚賞的開始也是困難的起頭,光有優美的文字是非常不夠的,還需要有緊密的組織文章架構的能力,否則,文章會流於空洞。

老師開始大量的給予我寫作的功課,還讓我參與學校的作文比賽,為的就是希望將我的文筆組織能力訓練得更好,我回想起當初寫作的初衷,是小學三四年級時,有一次母親請我到書房,她給了我一本蒲公英,請我閱讀。我當下不以為然,坐著慢慢地閱讀,不讀還好,越讀越覺得怎麼會有這麼特別的文章?

每篇文章約200-250字,沒有華麗的文字,但有真摯的情感。那時,母親悄悄地在我心裡種下的寫作的種子,那時的我,被文章深深的吸引也深深的感動,純樸的文字能讓人感到打從心裡的踏實也平靜,對生性纖細敏感、容易多慮的我,無疑是很大的幫助。

文章,曾陪伴我度過無數個難熬的夜晚,人生的悲歡離合,都在文章裡,化為縮影。

高三考大學的那些焦躁不安的日子,偶然在學校圖書館閱讀時,觸摸到一本名為「林榮三文學獎」的書,我好奇地翻閱,文字猶如具有魔力般,帶我進入一個個神奇的世界,印象中,有一個男同志在書寫他身為游泳教練,藉由觀看年輕男孩的身體,書寫自身對於自我認同的心路歷程,令我印象深刻,他,怎麼有如此巨大的勇氣,敢在世人面前揭露自己? 還有一則小品文是寫母親年老的子宮,不堪使用,終被取出。這個作者曾經待過的「家」,現在在作者的手中,準備拿去丟棄。幽默的筆法帶點淡淡的哀傷,讀完餘韻無窮……一邊讀著,那些焦躁不安的情緒似乎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是平靜的心情,知道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在面對挑戰,每個人,都有著自己的故事

於是,我也動筆書寫我的故事。

「聆聽著胸口劇烈的起伏聲,自在的呼吸著,無人打攪、觸及,這是一段自我對話的過程。」我擷取我的文章—〈萃取一壺恬淡〉的開頭,從小,母親就幫我報名路跑,從一開始的摸索到後來的漸漸上手,我奪得了10公里分組第二,我感謝我的母親,幫我報名路跑,並給予了我強壯的心肺功能,讓我能自己一個人,也能享受跑步的美好,享受跑步,就是在享受獨處的過程。我將文章拿去投稿,雖然落榜,但完全無損於我的信心,因為書寫的過程中,本就足夠快樂,而且,可以讓心情保持平靜。「慢跑就是在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。腳步若是太快,就用呼吸配合。就和人生一樣,過於急促,反而無法把眼前的事做好。」這是知名演員張鈞甯說的,而書寫就很像是慢慢的跑步,傾聽書寫的節奏,呼吸著每個文字肌理,才能把一篇文章伸展開來。

在大學時期,很幸運的有機會能夠舉辦個人專題展覽,最感動的事-莫過於當觀賞者閱讀我的文章時,給我的真摯回饋,例如:「你的文章會讓人想繼續讀下去!」,或是「這種慢節奏真的很難得!」,抑或「學長的文章讓我很有共鳴……」,一個作家,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和讀者對話,因為那是一種心靈和心靈的坦誠相見,在文字的世界裡,散發溫暖與愛,是我一直以來書寫,最大的目的之一。

未來,我預計考取北部的大學,和文學創作有關的研究所,往我的文學之路邁進,期望用我的文字,帶給世人,更多的溫暖與真摯的溫度,在看似冷漠的世界裡,藏著一縷光。


上圖為作者大學時舉辦個人散文專題展覽的照片 


撰稿、圖/Abner
(封面照片來自 https://unsplash.com/@randytarampi)



人各有痣 Give It A Shot

追蹤人各有痣 |
Facebook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