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市三發教育基金會

三發教育基金會

不只譯會,還要言傳——橫跨語言長河的口譯橋樑

2016/08/06
August 2, 2016 | 作者/曲鴻粟 文編/周儒婷


「在聖經裡曾記載了一段故事:從前,人們有著共通的語言,並且一起居住在幼發拉底河不遠處的示拿之地,他們利用河谷的資源得到了豐沛的生活,卻不因此滿足,興起了想到「天堂」一探究竟的念頭,決定蓋一座通往天上的高塔,並藉此向上帝展示人類的力量。


  上帝認為人們過度自信與貪婪,一旦高塔完成將會「為所欲為」,因此祂改變人們的語言,讓彼此無以溝通,這曠世工程便永遠無法完成。而這座塔,我們稱它為「巴別塔」。從此之後,這世界需要一群人,一群為不同語言開啟即時溝通橋樑的人。」


譯想不到的旅程‧啟程


今天,我們稱呼這群人為「口譯員」。口譯員通常藏身於幕後,只在少數場合做逐步口譯時他們會站在講者身旁成為鎂光燈的焦點,因此我們對他們的想像總過於天馬行空,誤解自然也比比皆是。今天人各有痣團隊訪問到了資深中英口譯員柯乃瑜老師,且聽她娓娓道來口譯這一行不為人知,可能辛酸、可能幸福的大小足跡。

「大家對於口譯這一行還是誤會很大啊!」甫開始採訪,柯老師就對我們這麼說。在柯老師國中時,便有補習班老師因覺得她的英語能力比同齡人還好,而給予她成為口譯員的建議,但當時「口譯夢」的小芽仍只是深埋於柯老師心裡,直到快要從政治大學英文系畢業,已經接過不少政大翻譯中心的翻譯案,她這才重新萌生成為口譯員的念頭。

但在最一開始,柯老師並沒有特別想要繼續進修,自認為有了英文系的訓練與學歷,只要再有點實際提刀上陣的經驗,即使沒有所謂的「一紙證明」也能夠說服企業錄用自己成為口譯員──然而,事實顯然並非如此,「當時去面試的時候,我想他們都知道我英語能力很好,應徵口譯一定沒有問題,但是老闆都告訴我:『我們需要的是可以立即上手、或是已有招牌確保自己不會砸場的人,可能沒有多餘的時間與金錢來培養新手。』」

在多次委婉遭拒之後,柯老師經過與英文系老師的討論,最後決定負笈北上,到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巴斯大學翻譯研究所繼續深造,主修口、筆譯。


根據柯老師的回憶,那段英倫時光是辛苦卻滿足的,「雖然我們都很期待被老師讚美,就算是批評也該有點糖衣,不要太過直接,但那並不是他們的工作,老師就是要用比業界更嚴格的標準來審視學生們,甚至擊潰他們的自信心,讓他們懂得自我學習,以後在市場上才可能有立足之地。」


何尋譯帆風順?


學成歸國後,柯老師覺得老師的訓練是有其必要的,因為她不曾再遇到比老師更刁鑽、更直接的客戶,然而,這也只是挑戰的開始而已。一般來說,台灣的口譯員大多僅有兩種選擇:一、進入企業做專職口譯;二、投入極需人脈的自由接案大餅。而在市場上,後者是多數。

然而由於是在英國取得的學位,沒有在台灣的人脈優勢,柯老師起步得很辛苦──這同時也是很多口譯員所需面對的問題之一,「人脈和機運在各行各業裡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尤其在像口譯員這樣的自由業裡特別明顯。」通常不花費個五年、十年,很難有自由口譯員可以飛黃騰達。


就因如此,口譯員中、英文能力達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,要能在這塊口譯大餅上分得一小塊,也需要具備一些其他的特質,比方說:經營自己品牌的能力、要能夠「不怕生」,「不怕生也不是說要長袖善舞,但至少要能與人為善,並且懂得跟同行、客戶與聽眾溝通;面對不熟悉的主題和環境時,也要能夠迅速地適應。要不然光有能力,但只要碰上沒接觸過的主題就打退堂鼓,能接到的案子數量自然也就大打折扣。」


柯老師便以她曾經接過的案子來舉例說明,老師說她原以為選了一類組,就可以不用再遇到她的理科「罩門」,但是入行以來,接到的案子種類卻常常是當年避之唯恐不及的理科主題,內容涵括了基因改造、核能應用、或是時下最夯的金融科技等等,通常老師需花上比實際會議時間多三到五倍的時間來蒐集資料,甚至是請託相關領域的友人幫忙惡補知識,上場時才能如魚得水,老師無奈笑著說:「根本就是老天爺要我把當年少讀的份通通補回來啊!」

面對社會輿論中覺得「口譯員工作時數少少,卻日薪破萬」這樣子的說法,柯老師也只能搖頭說道:「若要算進準備時間,口譯員的時薪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。」

再來,老師也補充說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,除非你有極佳的運氣,否則很少有口譯員一開始就能接到數量可觀的案件,多數時候會選擇兼職做筆譯,翻譯書籍、電影或是文件等,但也有不少人會迫於經濟壓力而轉行,可能投身教職、配音員或文案負責人等等。



譯心一意逐夢的你


在口譯當中,難度最高的莫過於「同步會議口譯」,口譯員會戴著耳機把講者講的內容同步翻譯給需要服務的聽眾,聽眾便可以透過戴著耳機來收聽口譯的內容。這個「邊說邊聽」的過程,就是口譯員的「專業」,而非多數輿論認為的「只要英文好,就可以當口譯」。

若有時間與興趣,不妨嘗試看看打開英語廣播或英語電視節目,試著邊聽邊翻譯,如此一來便能發現,若沒有經過專業訓練,大眾通常僅能跳著句子翻譯,落入只有一、三、五句有翻到,二、四、六句放水流的窘境,而這,也是口譯員在接受訓練時的重點。


除此之外,「記憶力」也是口譯員非常吃重的一個技能。即使是短期記憶力奇差無比的「金魚腦」,其實只要經過訓練,都能有一定程度的長進。

柯老師建議我們若想訓練短期記憶力,可以試著找三五好友圍著圈講詞組,輪到的時候除了要重複前面一人的詞以外,還要再加上一個新的詞語留給後面的人接。這個看似簡單的小活動,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以什麼方式來記住事情,有些人會自動將詞組圖表化整理成 Excel 表格,有些人則是利用說故事的方式把所有的詞組串聯在一起。總歸來說,只要是自己能夠適應的邏輯,都可以透過這種小活動來提升記憶。


多了口譯,少了距離


口譯員坐的口譯廂通常有層玻璃在前面,讓口譯員可以觀察台上講者的一舉一動來決定如何遣詞造字。但雖然那層玻璃是透明的,口譯員的工作仍然非常的「隱形」,隱形到專業不被視為一種專業。因此,柯老師對我們重申她的原則:「我不接受客戶砍價,因為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,才能說服、甚至教育客戶口譯員的重要性,要讓他們知道,我們就是值得這樣的待遇。」

在投入這行十年的時間內,有客戶因為不接受老師的開價而離開,但最後繞了一圈再回來找老師,「因為他們比較過後,知道口譯員的專業與否是何其的重要。真的只有比較過,人們才會懂。」


「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,就是當你知道,正是因為有口譯員的存在,才可以讓更多領域走向世界、走向人群。你會感受到,自己是正在改變世界的一份子。」  


巴別塔在人類的有生之年可能永遠無法砌築完成、語言及文化的隔閡也會繼續在人類貪婪的爭奪裡無限循環,但現在我們有了新的解決方式,我們能透過一群有著「超能力」的人,施予語言的魔法,讓在這世界上如陀螺般轉啊轉的我們,在偶然遇到時,也能迸發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

對於想要成為口譯員的你,柯老師的建議是......